小说写作:基本技巧
2021-12-03


一、情感
小说是用爱去创作的。
爱源于吸引力,所以塑造爱,就要先把吸引力塑造好。
人的吸引力(魅力)只有在特定的事件中,才好体现出来。

抒情方式:
(1)直接抒情:语言直白的表明。
(2)委婉抒情:语言说的含蓄、不直白,需要读者体会出来。
(3)间接抒情:嘴上不说,但用所做的行为来体现情感。
间接表现爱:不直接写女主角爱男主角,而是写女主角看见男主角跟女二号在一起,还很亲密,心理难受,并表现出心情不好才会做的事。这就表示了女主角吃醋,从而表示女主角爱男主角。

二、小说三要素:人物、环境、情节
人物:人物的样貌和身份。
环境:景物、时间、地点、气候、社会背景。
情节:人物在环境中的语言、动作、表情、心理、状态。
一个场景片段中,人物和环境相对静态少变,而情节相对动态多变。

三、描写
1.引号外描写和引号内描写
作者角度描写(引号外描写):甲来到舞厅(环境描写),看见乙打扮的很漂亮(人物样貌描写),就邀请乙跳支舞(动作描写)。如果改为角色角度描写(引号内描写):甲说:“这个舞厅里,你打扮的最漂亮,能跟我跳支舞吗?”

2.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
小说中语言描写(人物对话)主要是抒发情感,而不是枯燥的陈述事实、提供信息、论述道理。别写枯燥无聊的对话和沉闷没情感的对话。
说话要和人物的性格、心情、处境、身份、关系相符。
小说对话要用日常通俗的口语,不能用散文式的修辞渲染,因为那样说话不自然,日常对话中不可用。例如“暮色淹没了我的心。”应改为“我的心像这暮色一样昏沉。”

要用所做的事来证明情感,不是光靠嘴上说。
语言描写,要弄清说话人是谁。如果读者从上下文可以理解,就不用写谁说的。
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,往往搭配在一起。
什么样的情景,常说什么样的话,常搭配什么样的动作,慢慢会形成经验套路。

3.心理描写
(1)角色心想(影片中有心声发音,但角色嘴型是闭着的)。
(2)角色自言自语(角色自己说,但周围没人听)。
(3)角色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心理。
(4)别人说角色的心理(侧面描写)。例如女主角的朋友告诉男主角,女主角心里在想什么。
(5)男主角看了女主角写的文章,从而得知女主角的心理。
(6)表情(例如皱眉头)和动作(例如转身就走)间接表现心理。

影片是具体的声音和图像,所以作者抽象概括事情(不具体),不适合制片。例如作者写“他的生活有滋有味。”这句话既做不成图像,也做不成声音。
作者写角色内心烦闷,这种内在描写,也没法制成声音和图像。心理描写用角色说话的形式,才能做成声音。

第一人称小说(主角视角),抒情性强,主角可以直接告诉读者自己的心理,从而方便心理描写。但是剧本是第三人称(作家视角)。第一人称小说,主角自言自语的给读者介绍情况,听着有点怪。而且第一人称限制在主角视角,不利于塑造他人。

心理和身份相符,不要把女人塑造的像男人心理,不要把小孩塑造的像大人心理。青少年是张狂、冲动的,不是成年人的沉稳。

4.生动、细腻的描写
写小说时,脑海里要浮现出具体的影像画面,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这样写出来就生动。或者看着环境照片来幻想身临其境,所以平时要收集喜欢的街景照片和室内照片。

小说三要素(人物、环境、情节)、多感官(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)、修饰词(形容词、副词)大都用上,就生动细腻了,能增加真实般的体验感和文章字数,但太多就啰嗦了。

一个词语展开,就是一个故事。例如“她总是劝我努力学习。”具体怎么劝?所以“劝”字里就是很多的故事。要写的具体、细致,就把词语展开写,不要用概括、归纳、抽象的方式。

四、角色
小说人物(角色)分为主角(男主角、女主角)和配角(男二号、女二号等)。
小说围绕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而展开的。女二号追求男主角,男二号和男主角竞争女主角。男主角有一群朋友,这群朋友之间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
人物还可以分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。反面角色不一定指坏,也可以是矛盾斗争、爱情竞争的对手。
按照经典关系,人物分为伤害者、被害者、拯救者。很多电影都是这种三角关系。
角色的情感要合理,不要荒诞。角色的情感要清楚明确,否则形象模糊。
从男主角的角度写故事,容易忽视女主角的个人生活和情感塑造,女主角就显得缺少情感和魅力,显得只是冰冷被动的接受男主角。

读者和角色的距离:
如果读者的情感和角色的情感协调一致,产生情感共鸣,读者就很容易融入到角色中。
生动、细腻的描写,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从而更好的融入角色。
读者和小说人物之间,如果作者的主观引导强了,作者的影子强了,读者和小说人物之间就会产生隔膜:作者这个中介。拉大了读者和小说人物之间的距离,减弱了读者的角色融入感。
(1)减少作者的旁白:例如作者写:他为什么高兴呢?这种引导式的旁白,就明显把作者放置到读者和小说人物之间。
(2)减少副词(副词修饰动词):例如甲高兴的说:“太好了。”副词“高兴的”是作者的主观引导,读者从“太好了。”这句话里,能够理解出甲很高兴,那就不用再写“高兴的”。而且读者从上下文和角色话语里体会出的情感,未必是作者副词里描写的情感。

五、故事开端和顺序
故事开端:
故事开头要吸引人,否则读者一看开头没意思,就不想再往后看了。
吸引读者看下去,就要让读者心里有所期待,想看后面期待的事情实现。
悬疑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心,使读者想看谜团解开。
故事开端不一定在事件发展的起点,也可以设在事件发展的中期(先只展现一点点中期剧情),然后回忆事件开端到中期,再从中期写到末尾。
故事开端往往要说明人物情况和环境情况,免得读者后面看不懂。

混沌未开:
故事开始,男女主角还没有相爱,女二号也没有追求男主角,男二号也没有喜欢上女主角,大家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疯闹。这时男主角和男二号还不是情敌关系,而是好朋友关系。这群人之中,就女主角和女二号这两个女人,而且还没有成为情敌,她们自然会走的亲近,有女人和女人间相互说的话题。

故事顺序:
(1)正叙:顺着时间和事情发展。
过程发展:开端→发展→高潮→结局。
逻辑发展:原因和前提条件→结果和影响。
关系发展:陌生人→朋友→恋人。
正叙可以说实际的情况,也可以说假设:如果现在怎样,将来就会怎样,或者直接幻想将来怎样。

(2)倒叙:回忆过去,或把时间点切换到过去。
回忆别写太长,因为读者更想看事情发展、结果如何,等着期待的事情实现。但是喜欢的角色逝世了,再写追忆他,读者就想看。
有的事,可以只写个开头部分,先不说清内容,只是做个引子。到后面需要的时候,再以回忆的方式具体说清当时的内容。这样的回忆,就显得前后有所关联,不是突然蹦出来的回忆内容。
有时可以先写结果,再回忆之前为结果所做的准备,以及准备时的心情。例如糟糕的结果,回忆之前以为会有好结果的兴奋表现,就显得自己之前傻。
几年前的录音或自拍视频,几年后拿出来看。这段录音或视频是爱的誓言,或对未来的追求,记录着当时的心情和想法。等成功时,再拿出来看(以回忆的方式描述当时),尤其是和女主角一起看。

(3)插叙:主线剧情中,插入支线剧情。
支线剧情是配角的故事,用于辅助或引发主线剧情。
配角的行为,可以帮了主角,也可以给主角带来麻烦,然后就可以写主角怎样去解决麻烦。配角做的事,可以影响主角的命运。
配角的言行(支线剧情),可以引发主角做一些事(主线剧情)。
配角的经历(支线剧情),可以作为故事前奏,交代故事背景,然后主角才登场。
配角们评论主角(支线剧情),是对主角的侧面描写。
穿差点无关的人,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。例如学校长跑队总是从男主角身边跑过。这种看似不需要的剧情,却能带点别样的乐趣。如果一集的内容,不够一集的时长,往往会填补些无意义的画面。例如主角家门口的街道风景,汽车跑来跑去。

(4)断叙:第一段讲事件1。第二段讲事件2,但事件2又穿插着事件1的线索。第三段又讲事件1,但又穿插着事件2的线索。就这样忽明忽暗交替着。
断叙与插叙的区别:断叙可以是两个主线剧情的穿插,例如男主角的个人故事和女主角的个人故事。而插叙是主线剧情与支线剧情的穿插。断续与正叙的区别:正叙是连贯的,断叙前后因为交替穿插,而断开了。
有些断续,跳来跳去,故事看着乱七八糟。而且读者正看的起劲的时候,忽然跳到别的剧情,读者会不高兴。

(5)并叙:分别叙述两件同时发生的事。

双故事模式:
(1)两代人:学哥学姐一代人的故事,为学弟学妹一代人的故事埋下铺垫和伏笔。学弟学妹一代人的故事,完成了学哥学姐一代人未完成的梦想。
(2)二合一:开始写两批人,互不相识,故事也互不相关。后来两批人相识,生活融入在一起,故事也就合二为一。
(3)戏中戏:小说中的角色也写小说。例如男主角是作家。

首尾呼应:
(1)人生从平静到矛盾斗争,再重回平静,所以有些故事趋向于首尾呼应。
(2)故事开始时,读者不理解意思,或理解不到深层意思和内涵,或理解成另一种意思。直到故事结尾,又回到故事开始的事情,读者才恍然大悟,真正理解其意。

六、剧情发展的五种推动力
(1)主动方式
第一,情感自发的表现,例如爱。
第二,需求和欲望,然后就要去实现。

(2)被动方式:问题和矛盾来了,不得不解决。
问题和矛盾的好处:
第一,出现问题和矛盾,接下来就有可写的内容:怎样化解问题和矛盾。
剧情发展:相识→增进情感→出现问题和矛盾→情感倒退和心情沮丧→化解问题和矛盾→情感和心情恢复。
第二,问题和矛盾阻碍剧情发展,从而拖延故事结局的到来。
很多爱情故事中,问题和矛盾化解了,爱情成功了,故事也就结局了。而男女主角闹矛盾、闹误会、情敌(男二号、女二号)阻碍、命运阻碍,都能延长故事过程,拖延故事结局的到来。

(3)日常例行
每天固定要做的事,无论是喜欢(主动)还是不喜欢(被动),都要去做。例如吃饭、上学、上班。反正要做事,就有事可写。

(4)聊天对话
如果只写剧情发展,能写的内容太少,主要还是靠聊天对话支撑字数。
就算是对剧情发展没有丝毫作用的闲聊都可以。

(5)事生事
善于利用当前所写的事(角色正在经历的事),引发出更多的事,接下来就有更多可写的内容。
如果忽然想写一个事,可能缺少事情产生的条件,从而难以去写。而事生事时,本身正是满足条件的时候,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。

七、矛盾
矛盾的类型:
(1)情感矛盾:爱情竞争。
(2)利益矛盾:利益竞争。
(3)思想矛盾:彼此观念冲突。
(4)内心矛盾:两者之间难以做出抉择。例如该爱女主角,还是该爱女二号。
(5)理想与现实的矛盾,前进与阻碍的矛盾。

有些矛盾化解了,故事也就结局了,所以要维持矛盾,以延缓矛盾化解。
维持矛盾,就要平衡矛盾双方。因为矛盾竞争(斗争)中,如果一方占绝对优势,矛盾斗争轻易就化解了。如果双方实力平衡,各有所长,就会持久战。如果一方强了,取得小胜利。接下来,就要增强另一方,以维持平衡。
有利机会:作者给角色安排的有利命运。机会可以促进主角成功,也可以促进主角的对手,来延长矛盾斗争。
男主角爱的是女主角,这方面女二号占劣势,其它方面女二号就要占优势,从而平衡竞争。例如男主角和女二号是青梅竹马,女二号更懂男主角的心思,更善于讨好男主角,和男主角有更多机会在一起,男主角遇到困难时能帮助到男主角。这样的话,女二号才有资本跟女主角竞争。

人生如同天气:阳光过后,必有风雨,风雨过后,又是阳光。小说剧情也是这样子的。

正要化解矛盾,忽然被其它事打断,从而维持矛盾。
阻碍误会化解:
正要解释误会,被人叫走了。
本想解释误会,结果闹起矛盾。一生气,就不想解释了。
准备去解释误会,但是被急事中断,或路上摔伤,而没能去解释。
正要解释误会或问清误会,火车经过,对方没听清,或对方已经睡着了。
要解释误会,就要连带说出不想说的话,或小秘密,所以干脆就不想解释了。

化解矛盾:
(1)矛盾斗争中,一方战胜另一方,矛盾就会结束。
(2)矛盾双方,一方妥协、放弃,也意味着矛盾结束。例如女主角喜欢的男二号,喜欢上了别的女孩,或转学走人,而放弃女主角,男主角和男二号的矛盾就化解了。
(3)彼此闹矛盾后,增进情感,从而原谅对方,之前的矛盾也就化解了。
男女主角闹矛盾后不久,女主角落难了,正需要男主角帮助。帮助女主角后,女主角原谅了男主角。
男主角帮助女主角实现了梦想。
男主角讨好女主角。
男主角做了感动女主角的事。
男主角让女主角的亲朋好友(尤其是女主角听信的人)帮忙劝和。
(4)内疚(自己也有错),从而原谅对方。
男女主角闹矛盾,随后男主角受到伤害,是女主角无意造成的。女主角内疚,就原谅男主角。
男主角无意损害到女主角,后来女主角也无意伤害到男主角,彼此的矛盾就扯平了。
(5)男主角救了竞争对手,或救了竞争对手的亲属。竞争对手感恩,就不再与男主角斗争了。
(6)男主角得到贵人相助,或作者给男主角设置了好机会,帮助男主角轻松化解矛盾。
(7)忧郁不想出门时,遇到不得不去做的事,一忙起来,做事中又经历了一些事,就改变了自己,变得不再忧郁,从而化解掉忧郁。

八、伏笔和铺垫
事情的发生,需要原因和满足条件。条件是事物存在的前提和支撑。
想设计一件事的发生,就需要安排这件事的原因和条件,这就是安排伏笔。换句话说,伏笔就是制造原因和条件,为后面事情(结果)的产生做准备。
如果之前没有安排伏笔,有些事情只能以巧合的形式蹦出,而不是原因和条件自然产生的结果。巧合多了,故事就显得很假、不自然。

铺垫和伏笔差不多。铺垫的原因与结果,关系明显,而且因果间距短。伏笔的原因与结果,关系不是显而易见,而且因果间距大。
例如男主角想追求校花(女主角),但是男主角条件普通,没有什么竞争力,怎么办?回前面加个伏笔:小时候,男主角和女主角就是邻居,而且男主角帮过女主角,获得过女主角的好感。
再例如男主角在餐厅谈论女主角时,不知道女主角的朋友正在那里打工。之前安排女主角的朋友在餐厅里打工,就是为后面听到谈话做伏笔。

九、合理巧合
不想让事情作为巧合发生,但又不好设置为伏笔的因果关系,那至少让巧合发生的合理些,这样巧合就不像巧合了。
方式一:合理巧合就是巧合中,融入了一定的、合理的因果关系,不显得完全是巧合。
例如男主角帮了一个人,后来这个人成为男主角的老师,就显得太巧了。改为合理巧合:男主角在学校门口帮助了她,而那天她正去学校找工作。
再例如不想让对方听到的谈话,等对方走了才说。可是对方东西忘了,又回来拿,这时正巧听到谈话。或者临走时,东西忘到对方家了,对方拿着东西过来送还,听到了谈话。
方式二:中间事物(过渡事物)把两个不适合直接连接的事物间接连接,从而实现合理巧合。
例如男主角想找女主角,在路上正好碰见女主角,显得太巧了。改为合理巧合:男主角路上在小公园门口看见女主角的自行车(中间事物),于是在小公园里找到了女主角。这样的巧合遇见,就显得合理一些。

十、说明情况、提供信息
新人物登场,或来到新环境,作者要让读者了解情况,否则读者看的一头雾水。最好不要以作者角度去介绍情况,而应以角色对话形式表现。例如主角来到新地方,当地的配角带着主角四处转,给主角介绍情况,也就顺带给读者介绍了情况。
前奏方式:主角登场前,先写配角们评论主角是什么样的人(说明主角的情况),然后主角才登场。
故事一开始,主角就做一件(或遭遇一件)能体现其性格的事情,这样一下就说明主角的性格了。

十一、关联、对比
作为关联,情感因素与非情感因素(例如因果推理)是配合的。情感因素是根本,非情感因素是必要的辅助。
脑海中关联多,写完一个方面,就知道接下来写什么。否则就没啥可写,只得转移话题。

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,其中一个改变,另一个就会受影响。所以写一个事物改变,就要考虑哪些关联的事物会受到影响,要考虑全面。例如男主角受难了,不要只写女主角的关心,而忘写女二号的关心。忘写谁,就显得谁态度冷漠。
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,也可以用于推理。例如写桌子上两个人的照片撕碎了,表现的是两个人的情感碎了。
和前面写过的事物关联、重用,能使前后关联紧密。

在相似中,进行对比,找出不同。例如故地重游,却物是人非。
差别大的对比,反映事物变化大,给读者的心理震撼也大。
欲扬先抑,欲抑先扬:正面角色开始占据劣势,后来占据优势。反面角色开始占据优势,后来占据劣势。

十二、大纲、亮点、素材
大纲是写小说之前,概括的总体规划。写作大纲是可变的,因为写作过程中,又可能有更好的想法,大纲只是个参考。
也可以不写大纲,而是构思几个亮点,就是精彩的高潮。然后编排剧情,把这几个亮点串起来。这种方式有点像做梦,因为做梦就是大脑把精神受了刺激的方面,关联在一起,编织成一个故事。
既有大纲,又有亮点,素材也多,写小说就容易了。

小说写作素材分为写作技巧型素材和生活情感型素材。
写作技巧型素材:促使剧情向前发展,促使后面有可写的内容。例如为后面剧情铺设伏笔。设计问题和矛盾,后面就可以写怎样化解问题和矛盾。男主角用什么手段和男二号竞争女主角,女二号用什么手段和女主角竞争男主角。
生活情感型素材:生活中喜欢和追求的情感。只是想把这份情感表现出来,不管是否对后面的剧情有推动作用。
小说的根本是情感,写作技巧只是辅助。如果写作技巧太多,而生活情感太少,小说只是精巧的,而不是深情感人的。如果生活情感太多,而写作技巧太少,故事缺少推动力,写不长。
俗话说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”就算有写作天赋,缺少参考素材,还是写不好小说。参考素材和平时的积累有关,要大量的阅读,还要举一反三:收集一个参考素材,通过改编、变化,就能形成更多的素材。

十三、小说中的悲哀
在人生的寒冷中,彼此关心、怜悯,报团取暖,彼此给予温暖,患难见真情。温暖是只有在寒冷中,才会存在的事物。难以得到和容易失去,才懂得珍惜和宝贵。所以珍惜和宝贵,也是只有在寒冷的人生中,才会存在的事物。如果没有寒冷了,很多重要的情感都无法存在了。
拿个简单易懂的小故事来说:
有个人在居民楼上搭建鸽子棚,养了一群鸽子。主人每天给鸽子笼放食物和水,并经常清理鸽子笼。于是这些鸽子们,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,每天就一起在天上飞,傍晚就一起飞回鸽子笼。这种幸福的生活中,两只鸽子相爱了,它们每天一起结伴在飞。
后来主人的家人重病住院,主人每天陪着家人,以至于忘了鸽子的事。鸽子们第一天没有了食物,不太影响心情,继续飞翔。
第二天依然没有食物,鸽子们便不愉快的飞翔,心里有些担忧。但毕竟一直习惯于乐观,鸽子们还是去飞翔。
第三天依然没有食物,大多数鸽子已经不想飞翔了,只有少数几只极乐观的鸽子,还继续飞翔。
第四天,所有的鸽子都不飞翔了,开始恐惧。那两只恋爱的鸽子,公鸽子依靠在母鸽子身旁,表示安慰。母鸽子有了公鸽子的安慰,心情好一些了。
第五天到来了,鸽子们都已经饿了头昏眼花,母鸽子身体依靠着公鸽子,感到抚平心伤的温暖。爱的力量,消减了它们的恐惧。公鸽子决定飞下去,找点食物。找了一天,只找到一只虫。公鸽子叼着虫飞回来,给母鸽子吃。公鸽子依然饿着,但看到母鸽子吃到了食物,心理安慰了一些。
第六天,公鸽子已经没有力气再飞下去找虫,因为它知道飞得下去,就飞不上来了,于是真的开始绝望。
第七天,母鸽子一点力气都没了,昏昏沉沉的靠在公鸽子身旁。公鸽子知道自己已经撑不住了,忽然异常有力气的用嘴碰着母鸽子的嘴,是跟它道别。公鸽子多么的不甘心,因为公鸽子还想和母鸽子一起飞翔。可是这一切,什么都没了。

但如果光是悲哀,没有喜欢和适合的生活情感,女主角就难以形成吸引力,也就难以形成深爱深情。形成吸引力和深爱深情之后,就算失去美好的生活,陷入悲哀,只要还能跟她在一起,就是美好的。
还要注意,寒冷分为两种,一种是突出温暖的寒冷,可以加强情感。但另一种是消除温暖的寒冷,只会抑制情感,甚至使人精神崩溃。小说中要写前一种,不要有后一种。
小说写日常生活没有错,但很多小说的日常生活就是平常一般的感觉。如果鸽子的故事改一下:第七天,公鸽子快死的时候,主人回来了,救活了公鸽子。从此公鸽子和母鸽子又可以一起飞翔了,那么以后的日常生活,还是平常一般感觉吗。不会啦,因为懂得珍惜了,情感会变得很强烈。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,都多么的不平常,多么的可贵,多么的深爱深情。人们把日常生活过得平常一般的感觉,说明情感处于弱状态。那种状态下的爱情,其实不算是真正的爱情。

一些情感,在精神刺激中,才能激发出来、表现出来。所以塑造角色迸发强烈情感,就要先设计刺激角色的事情。
遭遇灾难,才可以去写关心和帮助的剧情。
患难见真情:平时不能看透身边的朋友是真情还是假意,只有自己落难时,才能看清谁会留在身边帮助,谁早早就跑了,甚至谁会落井下石。诱惑也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情感:利益诱惑中,选择爱对方,而舍弃利益诱惑。

十四、悬疑、意料之外
悬疑可以使读者产生好奇心,从而想看悬疑解谜。
要让读者吃惊意外,作者先要迷惑读者,使读者怀疑错对象、搞错情况。然后剧情反转,真相浮出水面。

事情太容易成功,故事就不好看了。要有主角意料之外的困难,也有主角意料之外的收获。
主角意料之外的成功方式,没按计划预期的方式成功,但以另一种方式成功。或想要的成功没获得,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成功,且另一种成功更具有意义。

十五、幻想和梦境
角色的幻想,开始与现实不符,所以才想努力把幻想变为现实,不能一开始就成功。故事结局时,幻想成真,美梦实现。
人生很多事情,没有按当初幻想的方式实现,却以另一种好的方式实现。

角色的梦境可以写的很随意,可以脱离现实。
用梦表达心理:心想的事情,在梦里实现。
写了段很美好的事,读者以为是真的。当主角醒了,读者才知道是主角做的梦。
男主角梦见美好的事,然而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做梦,于是在梦里悲伤的哭了。
男主角梦见女主角爱他,但是男主角知道女主角爱的是男二号,所以清楚现在正在梦里。
主角醒来后,才知道刚才的美好是梦,于是很伤心。
很多梦是反梦,与现实形成对比落差。反梦适合写到故事开始,因为读者还不清楚故事情况,看不出是主角做梦。而故事后期,读者了解情况,很容易看出写的是主角的反梦。
梦中梦:醒来了,其实还在梦里,只是梦见自己醒来了。
男主角梦见女主角,巧合两人一起醒来,感叹着一样的梦话。读者以为他们做了一样的梦,以为他们心灵相通了。可是再往后听,原来是完全不同的梦。
作者让读者误以为是女主角做的梦,当男主角醒来,读者才知道原来写的是男主角做的梦。
梦里遇到的事情,会影响情感,进而影响现实中的抉择。例如和对方闹矛盾,做梦梦见和对方一起经历美好的生活,或者在梦里回忆和对方经历的美好生活,醒来后就去原谅对方。
本来没兴趣的事,做了个梦,梦见自己参与。醒来后就觉得有意思了,想在现实中尝试。
把梦里和现实的事物搞混淆。
梦里梦见的女孩,在现实中见到长相一样的人,就容易一见钟情。
先写一个小孩的生活,然后主角醒了,读者才知道那个小孩就是主角做梦回忆过去。